血浆的组成及其生理功能
血浆占血液的55-60%,血浆中溶质约占5-10%(其中蛋白质占70%),无机盐9%,其他为糖、脂肪及有机物,而谁占血浆总量的90%左右。
目前已知的血浆蛋白成分有两百多种,已分离纯化的有百余种,研究较多的有七十余种。血浆蛋白质按其功能的不同,可分为白蛋白及其他转输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蛋白、补体系统蛋白、蛋白酶抑制剂及其他微量蛋白成分等。
1、白蛋白及其他转输蛋白
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在肝脏内产生,每个肝细胞每秒能合成约7000个白蛋白分子,白蛋白半衰期约20天,通常一个70kg体重的人,体内大约储有300g白蛋白,大约40%白蛋白分布于循环血管内,其余主要分布在肌肉、皮肤和内脏组织相联系的血管外空间。
(1)维持血液渗透压和体液平衡:1g白蛋白产生的渗透压相当于20ml体液血浆或40ml全血可使18g水保持在血管内,即100ml提及的25%浓度白蛋白保持循环内水分的能力相当于500ml血浆或1000ml全血。
(2)抗休克作用:白蛋白能增加血液的有效循环量,对创伤、烧伤、手术或血浆蛋白迅速流失所引起的休克有明显疗效;
(3)运输和解毒作用:白蛋白既能结合阳离子,也能结合阴离子,能输送性质不同的物质到全身各处,并能结合有毒物质运送至解毒器官,然后排出体外。
(4)20%-25%的白蛋白溶液是高渗溶液,能调节由于胶体渗透压紊乱而引起的机体障碍,如水肿、腹水;
(5)营养供给:白蛋白可以作为机体的氮源,为组织提供营养。
2、免疫球蛋白:
抗体(antibody Ab)是接到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通过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体液免疫功能。
(1)IgG:IgG于出生后3个月开始合成,3-5岁接近成人水平,是血清和细胞外液中含量最高的Ig,约占血清总Ig的75%-85%。共分4个亚类:IgG1 、IgG2、 IgG3、IgG4,IgG半衰期为20-23天,是再次免疫应答产生的主要抗体,其亲和力高,在体内分布广泛,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是机体抗感染的主力军。
(2)IgM:占血清免疫球蛋白的5%-10%,称为巨球蛋白,在胚胎发育晚期的胎儿即能产生IgM,故脐血IgM升高提示胎儿有宫内感染。
(3)IgA:有血清型和分泌型,分泌型IgA(SIgA)为二聚体,合成和分泌的部位在肠道、呼吸道、乳腺、唾液腺和泪腺,参与粘膜局部免疫,是机体抗感染的边防军。
(4)IgD:正常人血清IgD浓度很低(约30ug/ml),仅占血清Ig总量的0.3%。是B细胞分化发展成熟的标志。
(5)IgE:是正常人血清含量最少的Ig,血清浓度约5*10-5mg/ml。主要由粘膜下淋巴组织中的浆细胞分泌。
3、凝血系统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1)血液凝固简称凝血,是由一些列凝血因子参与的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是机体止血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血液凝固的凝血因子蛋白有13个,在整个“凝血瀑布”中各有不同作用。
(2)人血浆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纤溶系统),指纤维蛋白(纤溶酶原)被激活为纤维蛋白溶酶(纤溶酶),再将纤维蛋白原或纤维蛋白分解为可溶性碎片的反应系统,它与凝血系统、激肽系统以及补体系统有着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纤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溶解在内源性或外源性凝血反应中形成的纤维蛋白,即抗凝作用,以维持血液的流体状态,保持血管内血液正常流动,血管壁的正常通透性和腺分泌管道的畅通,保持抗凝血系统与凝血系统的动态平衡。